清洗油煙管道的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
清洗油煙管道時,安全是首要考慮的因素,涉及個人防護、設備操作、環境控制等多個方面。以下是基于新行業規范和實踐總結的關鍵安全注意事項:
一、作業前安全準備
切斷電源與燃氣
必須關閉油煙機、風機等設備的電源,并斷開燃氣閥門,避免觸電或燃氣泄漏引發爆炸。
在電源處懸掛警示標志,防止誤操作。
個人防護裝備
穿戴防護服、防護眼鏡、防毒口罩(建議使用N95或更高等級)、防滑手套及防滑鞋,防止油污、清洗劑或有害氣體傷害皮膚和呼吸道。
高空或狹窄空間作業需佩戴安全繩或速差式自鎖器。
環境檢查與通風
檢查管道穩固性,確保吊筋、固定裝置完好,防止坍塌。
開啟強制通風設備,保持空氣流通,降低可燃氣體和有害氣體積聚風險。
二、作業中安全操作
禁止危險工具與材料
嚴禁使用切割機等可能產生明火的工具,或火堿等腐蝕性化學劑,避免引燃油垢或損傷管道。
高壓水槍使用時需控制壓力(建議80-150Bar),避免管道破損或水流反彈傷人。
重點區域清洗規范
彎頭與連接處:油垢易堆積,需用軟毛刷或專用彎頭刷輕柔清理,避免用力過猛導致管道變形。
風機與凈化器:切斷電源后拆卸清洗,避免葉輪動平衡被破壞;靜電凈化器極片需檢查螺絲是否松動。
垂直煙道:使用卷揚設備加固安全繩,防止高空墜落。
防火與防爆措施
清洗期間停止廚房明火作業(如碳火燒烤),防止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進入管道。
實時監測可燃氣體濃度,配備防爆照明設備。
三、作業后安全處理
廢水與廢棄物管理
廢水需收集并交由專業公司處理,禁止直接排入下水道(含油污和化學殘留)。
油垢垃圾需密封分類,避免污染環境或引發二次火災。
設備檢查與驗收
清洗后需內窺檢測,確保管道內壁潔凈度達95%以上,排風效率提升。
檢查防火閥是否正常閉合,重新安裝凈化器并測試運行狀態。
工具存放與記錄
清洗劑存放于防火防爆區域,工具消毒后妥善保管。
建立清洗檔案,記錄前后對比影像及風速數據,符合NFPA96等防火規范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項
清洗頻率:根據使用強度,建議每季度深度清洗一次,高頻使用場所需縮短周期。
專業培訓:作業人員需定期接受安全培訓,掌握應急措施(如火災急救、疏散流程)。
特殊場景:大型商業場所可采用智能清洗機器人或無人機高空作業,減少人工風險。